
文字有灼见,成长有方略,这里是《纯文本》,欢迎常来。 今天分享几个深耕公众号的自用工具。在运营公众号初期,你可能也有类似的疑惑:为什么有的人特别高产,能做到兼职日更,而且很多都是爆文。为什么有的人每天写作仅占一两小时,你却要花掉大半天。使用这5个工具后。你也能在思维和效率上,走进更高的段位。 01 高手如何用AI 看到小标题中的AI,你可能在想:这也不是什么新兴的事物了。网上教人用AI撰文、洗稿的课程多的是。而这里要说明的是,虽然AI确实能在行文方面提高效率,但真正会使用它的人,只会借助它查询文章的错字和疏漏、查找文献以佐证观点、制作配图和视频,并不会用它通篇成稿。 有的人运气好,用AI撰文在短期获得了一些收益,但长期运营下来,就会发现AI类型的文章不太受平台的待见,只有保障原创度才能保持平台生态的健康,乃至于受到推荐。伙伴们可以自检下有没有走进误区。 02 启用系统朗读 每个人的创作习惯不同,有人喜欢直接从后台码字,有的人则习惯在文字软件里先编辑好。个人经常使用的是后者,因为其中有一项工具,可以作为改文章的利器——那就是很多软件都具备的“朗读模式”。 顾名思义,点击“朗读”后,系统会把你写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读出来。在成稿之后,我一般会用该工具过个一两遍,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来校验逻辑和错字。有的时候仅靠视觉纠错难免有疏漏,这一点相信写文章的伙伴都深有体悟,而采用这种方式能更“立体”地找出问题所在。 03 尝试用语音撰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用“语音转文字”的方式写作,只需要安装讯飞输入法,在任何手机的便签里就能实现。一些小说作者会用这种方式保持日更,也有自媒体从业者靠这招实现了“每日巨量输出”,常常在差旅的火车上,带着收音耳机在卧铺里就把今天的稿子写完了,想提升效率的伙伴不妨一试。 这种成文方式在前期是需要一定练习的,和传统码字相比,语音转换文字要先在大脑中有整体的框架,再跟着意识流去写,保证行文有一定的流畅度,通篇完成后再翻回来手动调整。当然,这种方式并不普适,还要根据撰写的内容来判断,也可以“音转与手写”相结合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篇文章其实就是用语音转换实现的。 04 自建个人选题库 这已经是长期做公众号的人必备的技能了,有了选题库,才不会在写作前耗费掉大量时间,更不会为了第2天的内容提前发愁。选题库最基本的模块有两个:第一、是个人素材累积区域。每天生活中想到了什么故事,有哪些值得记录,只要有写作欲望,都要以文字碎片的形式记录进去。如果是热点性质的,还需要尽快完稿。第二、是记录竞品的区域,也就是和自己类型相同、且做的比较好的博主。要经常去观察他们的选题,如果有爆款文章就搜刮记录下来,后续再从其他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。 另外,你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,那就是比较头部的几个博主,他们的选题也都是高度相似的,说明他们彼此也在互相借鉴,所以不需要有选题洁癖,大家都在写的才有热度。 05 思维摆渡车 我们在运营自己的账号时,除了内容本身,也要多思考有没有其他吸纳用户的方式,比如引导语、文字钉等等。从长线来看,一般一个原创账号在深耕100篇左右的文章后,如果依然没有持续的热度,就需调整方向了。亦如小标题所言:要像思维的摆渡车一样,从排队苦等过渡到新的站台。这并非是放弃,而是战略方向的调整。 此外,做公众号切莫有思想包袱。你肯定也见过类似的账号:内容篇篇爆款,实际却是用AI轻松生成的,对比之下,你辛苦经营却无人问津……要知道,那类成功并不是他们听了所谓的运营课,花钱买到了经验,真就是单纯因为运气好,账号被系统抓取到了而已,最后变成了无法被复刻典型“案例”。如果换成是你,也许会做的更好,所以收敛心态,继续走好脚下的路。 如果你此刻正在内容领域深耕,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,我们下期见。
|